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文化與習慣特色,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許多因為讀書或工作而住在國外的人們有時會感受到文化衝擊(カルチャー·ショック/culture shock)、甚至是習慣了當地生活之後回到自己原本國家時的反文化衝擊(逆カルチャーショック/anti-culture shock)。長期居住在另一個國家與出國旅遊的感覺對許多人而言是截然不同的體驗,像是語言的用法、表達方式、各種禮儀、日常習慣都會慢慢的流露出不一樣的地方。
相較於西方與歐洲的國家,日本對於許多亞洲人來說算是很親切與容易入門的國家,整體差異性也沒有像東、西方那麼鮮明;不過若是仔細觀察的話,還是有許多會令外國人小小嚇一跳或是驚喜之處,以下就來分享一下在日常生活當中日本與台灣的差異:
1.靠左走?靠右走?
我想這會是一開始很容易令人錯亂的問題。在這裡快速為大家說明:在台灣 – 走路靠右;在日本 – 基本上都是靠左走,但是京都與滋賀則是靠右走。在日本的大城市的街頭往往也會遇到許多一邊使用手機的行人或是來自不同國家的觀光客,因此在一些主要的大城市走在街上很可能會有左閃、右閃的情況發生。
2.計程車門自動開
雖然一樣是可以隨時在路邊攔計程車,不過在日本一定要注意後門會自動開關,手千萬別去拉門(很可能會造成們的損壞或是可以感覺到司機的臉往下沉…);再來,在日本的司機通常會有標準打扮 – 穿著西裝、戴帽子與白色手套。在台灣的計程車司機則沒有嚴格規定服裝,感覺比較輕鬆。
3.廁所衛生紙直接丟馬桶
我想這點很可能會造成一些人的“反文化衝擊”!在日本如廁完之後是直接將衛生紙投進馬桶中直接沖掉,若是有衛生用品則是整起的包捲好丟進旁邊的小型加蓋垃圾桶中;基本上許多地方都是使用免治馬桶、可以使用音姬遮蓋尷尬的聲音、變溫沖洗功能與恆溫馬桶座(冬天上廁所不怕冷)。
4.便利商店的排隊結帳方式
在台灣的便利商店結帳只需要直接貼近櫃檯排隊等待結帳即可,但是在日本需要在指定線後(或是腳印動線)排隊、等待店員的指示才往會櫃檯前進。順帶一提,在台灣便利商店買咖啡的話店員會幫你準備好,在日本的便利商店(7-11)則是自助式的。
關於結帳,在日本主要還是以現金交易居多,然後是將現金放在櫃檯的小盤子上,台灣則是直接放到店員的手上。
5.大量使用塑膠袋
這點很不一樣,在台灣需要加購買塑膠袋(較厚)、許多人也有自備環保購物袋的習慣;而在日本,無論你到哪裡買東西,店家都會提供不同大小的塑膠袋(較薄),有些提供紙提袋的店家也會在下雨天時於紙袋外層加套上一層塑膠袋來防水。
6.電車上可以吃東西
在台灣捷運上是嚴格禁止飲食的,但在日本電車、火車上並無此規定,不過要注意不要吃味道太重的東西影響到其他人、也不要留下吃完的包裝垃圾在車上。這點也讓我自己有被反文化衝擊到,回到台灣時在捷運上好幾次都被朋友提醒不可以吃東西以免被罰款呢(笑)!
7.行人優先
簡單來說,在台灣是人讓車、在日本是車讓人。自從習慣了在日本可以大搖大擺的過馬路之後,回到台灣反而覺得過馬路真可怕(唉)!不過除了一般車輛之外,也可以感受到在台灣飆機車與日本飆腳踏車的狠勁!另外,你也會看到許多日本人改裝更方便於載小孩或置物的超猛家庭主婦型腳踏車!
8.很難找到公共垃圾桶
在台灣能夠很方便的找到公共垃圾桶,尤其是在觀光區也非常方便,但是來到日本旅遊時建議你最好隨身自備一個小垃圾袋來裝垃圾,然後帶回住宿處在丟棄,不過幸運的話你能發現有些大型車站出閘口設有分類垃圾桶。(提到分類,台灣的分類方式可是比日本簡單多了!)
9.先點飲料
在台灣都是先點吃的最後再決定飲料(從前菜、主菜、點心到飲料按順序點餐),但是進入日本餐廳拿起菜單時一般是先點飲料,接著才慢慢決定吃的部分,分次追加點餐也很常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有些居酒屋也會另外加收座席費。
10.化妝與補妝
在日本女性非常習慣帶妝出門與一天當中一定會至少補一次妝的習慣。彩妝的顏色都會依照季節而有所變化。在日本近年來非常流行“パウダールーム”(powder room),指的就是能夠讓女性使用補妝的進化版化妝室。除此之外,也相當重視穿著打扮、髮型的部分與全身造型的平衡感。不過,除了一些特定地區能看到許多街頭潮流時尚男女之外,一般走在路上的上班族與社會人士普遍打扮都很樸素,而現在於台灣則是能見到各式各樣的穿著打扮。
其實若是仔細觀察,日本和台灣文化的不同之處真的是非常多呢!不過有時還是依據每個人所待的地區方以及碰到的人事物會略有不同。看完了以上介紹你的想法是什麼?還有哪些是你覺得大不同而且想要與大家分享的呢?快來留言吧!
參考資料:http://jpninfo.com/tw/79079